我的孩子為什麼不吃飯?─把問題變成狀況實作練習

遇到問題時,解決問題,而非被問題綁架了你的情緒!

上一篇〈爸媽們!讓焦慮遠離你:將「問題」轉念成可以解決的「狀況」〉談到的是心態上的調整,接下來要分享的是實際運作的調整:下面的方法參考《QBQ教養問題背後的問題》,一書中幾個重要的概念及原則,邀請大家練習。(註:QBQ!教養問題背後的問題/遠流出版)

 

在做這個練習之前,先說明幾個原則:

1.把問題改成”我”可以做什麼(what)以及可以怎麼做(how)來代替問為什麼(why),或是什麼時候(when),或是誰(who)。以上三種問句之所以不適當是因為:

(1)「為什麼」的問題容易連結自憐及抱怨。例如「為什麼孩子老是不吃飯?」或是「為什麼都是我在承擔?」

(2)「什麼時候」的問題讓人缺乏行動力。例如「我的小孩什麼候才會乖乖吃飯?」,或是「什麼時候才會找到方法讓孩子可以好好吃飯?」

(3)「誰」的問題容易變成指責和推托。例如:「是不是我做錯了,才害孩子變成這樣?」,或是「到底誰才能幫我解決孩子的問題?」

 

2.練習把焦點放在行動上,也就是可以做什麼,以及怎麼做。以下是範例,除了範例以外的例子,邀請讀者練習自問自答。

 


最後,分享一些大樹最近在辦講座時的心得。

有些家長告訴我,原本帶著許多的問題要來找我,但是看到我時,卻忘了要問什麼。我也有過類似的經驗,在參加蒙特梭利的培訓課程之前,準備了很多在教室遇到的問題,要好好的請教培訓師。等到真的去面對培訓師的時候,卻完全忘了自己要問什麼,即使看著之前記在紙上的那些問題,好像也沒什麼好問的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猜,我想問的那些問題,對培訓師來說,都不是問題,所以看到培訓師的時候,那些問題都消失了。同樣的,家長想問我的那些問題,對我來說都不是問題,於是家長看到我,問題也消失了!

但是問題其實沒有消失,而是隨著問題而衍生的那些情緒或想法消失了。

邀請讀者練習,把你目前遇到的事件,從問題變成狀況,相信您也能成功的把問題變成狀況,放下心中的焦慮和擔心,去做目前可以做的事。

 


Photo:Danielle MacInnes ,CC Licensed.

執行編輯:王信惠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