搗蛋≠給糖,習慣可以培養!

孩子的天性,其實絕大部份都深深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進而形塑出喜好的類型與反應出來的行為,對年幼的孩子而言,家庭就是他學習的第一個環境!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天生的偏好,有些對於運動喜歡多一點、有些則對美食無法抗拒……,可是這些喜好,除了自己的天性外,其實絕大部份也深深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進而形塑喜好的類型與反應出來的行為,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家庭就是他學習的第一個環境。

 

朋友A是一位時髦的媽媽,每天接幼稚園的孩子放學後,喜歡到附近的Shopping Mall逛逛街,然後讓孩子挑一個喜歡的髮飾或小東西,再回家,日復一日。某天假日與孩子逛完街,孩子最後情緒性地嚷嚷想買東西再回家,拗不過孩子的A媽媽,無法理解孩子的物慾與堅持,當場很生氣,最後是一頓責罵收場。

 

其實這樣的情形相當多見,尤其在物資充裕的環境,加上父母疼愛孩子的心,許多孩子早早就習慣有方便的居住環境與優渥的物質生活,這是不難理解、也無法去責怪的,畢竟,現在也不再是生活艱苦的五、六○年代,我們無法要求孩子具備當時的生活觀與價值觀。

 

於是,我們的家庭教養就格外重要,在適當的時候,找機會帶孩子脫離舒適圈,走進不一樣的生活模式體驗,例如農事體驗、自然觀察……等,都是可以藉由這些活動,賦予孩子惜福愛物價值觀的好機會,當然,同時也會因為對這些事物的接近、認識與熟悉,就自然而然地喜歡。

 

印象中,曾聽過一位名作家分享,他不會主動帶孩子到速食店,因為速食店的炸物對身體不好,所以他從孩子小時候,給予的觀念是:速食店是找不到東西吃,非不得己才去的地方。所以,他不會表現出漢堡很好吃的樣子,或是運用這些作為奬勵,因為在以這些明知道對孩子不好的食物,做為奬勵的同時,其實就是一種「暗示」——暗示這個東西很棒、很好吃!

 

有趣的是,雖然報章雜誌媒體經常宣導某些食物對孩子有礙健康,可是,許多給孩子這些的,反而就是大人本身。例如:糖果、巧克力,最常聽到的是:「你如果可以乖乖….,我就給你一顆糖果。」或是遇到節慶,糖果也是最常被發放的零食,甚至連坊間診所普遍也都是發糖果來安撫孩子。

 

這是不是表示,其實是大人對這些食物的喜歡?!又或者是,覺得這些食物是孩子喜歡的,就用來作為奬勵之用?!這件事的因果關係值得商榷,因為,有時就是大人形塑了這個食物的「好」,所以孩子學會了去「喜歡」,然後變成「習慣」,最後才又反過來要求孩子「戒掉」這些不好的飲食,是不是在某些程度上對孩子不太公平呢?

 

如同一張空白的紙,孩子的喜好其實受成人世界的暗示與教導影響最多,當然孩子也會有天生的偏好選擇,可是諸如甜食、電視……,一旦經由大人的暗示或明示,就很難抗拒!但是如果真的想給孩子一個誘因,去完成我們希望他完成的事時,可以怎麼做呢?我想,貼紙會比糖果好、擁抱會比玩具好。

 

重點在於,要在平時形塑這些確實「好」的價值觀,而這件事需要所有的大人一起努力。說法也可視情況更改為:「能自己寫完功課表示你長大了,可以自己學會對自己負責,這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呢!而且,告訴你哦!如果你專心地寫完功課,我還會給你一個超級無敵大抱抱,還有一百個親親哦!」這個語句有三個重點,一是寫完功課這件事對本身的重要性,二是肯定,三是突顯了抱抱與親親的珍貴,增加親情的互動。

 

《小豆子豆豆》(格林)就是這一類典型的繪本,藉由小豆子不愛吃糖果,愛吃菠菜,來突顯菠菜「很好吃」的意念;《愛吃水果的牛》(信誼)也透過一隻愛吃水果的牛,傳遞了吃水果的好處多多。故事裡沒有威嚇讓孩子害怕,只有正向的喜歡!

 

雖然繪本的教育意圖明顯,可是這正是我們需要刻意去做的。不可否認,某些時候,書本的確沒有電視來得動感好看、糖果的確比菠菜好吃、剉冰比溫水過癮……(好吧,我得承認,我也是如此被教育長大的)但,一旦這些有機會得到轉變,現在看起來即使是刻意地扭轉,哪一天就會真正地變成習慣與喜好,真正地打從心裡接受它,就連身體也學會自然而然喜歡它。

 

Photo:pawpaw67 , CC Licensed.

執行編輯:許資旻、王信惠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填問卷
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