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快樂家庭,就是給小孩最好的禮物

基本上,一個人的感情觀,最大也最初的影響就是來自家庭,第一個「典範」就是父母的感情。爸媽感情好,小孩就有相當高的機率是「安全型」的人,個性開朗,也很容易跟別人交朋友。爸媽感情不好,小孩對感情比較不信任,就容易形成「避免」或「焦慮/兩難」的狀態。

文/孫中興

 

依戀理論

心理學上有個相當著名的「依戀理論」(Attachment theory,又譯作「依附理論」),嘗試解釋人類依戀行為的形成脈絡,用來詮釋人類對愛的認知的形成,大概可以使前因後果更立體、更易於了解。

依戀理論一開始其實是由一位心理學家約翰.鮑爾比(John Bowlby)提出的,主要在嘗試歸納、解釋嬰幼兒對主要照顧者(primary care giver)的依戀行為。

嬰幼兒在成長過程之中,會對主要照顧者產生情感上的「依戀」,講白話一點,就是會黏人、有依賴性啦!常見幾個月大的小孩開始「怕生」、「認人」,是因為小孩已經能辨認、意識到互動的這個人不是平常熟悉的、會照顧他、餵他喝奶或吃飯、安撫他的人。

 

 

嬰幼兒和主要照顧者分開時,有不同的行為風格

而他觀察嬰兒、幼童和主要照顧者分離一段時間後,就會產生挫敗感,於是特別容易來個「嬰仔半瞑罵罵耗」,整得照顧者天天頂著熊貓眼,也讓地下電臺的什麼紅嬰散啦、治小孩半夜哭鬧的神奇藥水之類的賣得嚇嚇叫。

總之,鮑爾比發現嬰幼兒在分離之後,會產生一連串的情緒反應:先是抗議(Protest),包括哭鬧打滾、擺出orz 的姿態,尋找、不讓別人安慰,來幾個奶嘴就甩掉幾個;其次是失望(Despair),這是一種被動的狀態,會有明顯的悲傷;最後是冷漠(Detachment),在照顧者回來時,表現出防衛性的忽略或躲避。

有些把小孩託給祖父母或保母全天候照顧、只在假日探望小孩的父母,最後發現「小孩好像不認識我了/和我不親」,玻璃心碎了一地,多少和小孩的依附需求轉移到其他人的身上有關。

那麼,你可以聯想到談戀愛的時候,有些人也會有同樣的情況。情侶因為某些原因必須分開一段時間的時候,發生的情緒反應其實和小孩差不多。一開始是抗議啊,哭啊、鬧啊,含淚十八相送;然後會失望、悲傷,最後回來的時候也會鬧脾氣,你跟他道歉,他也還是生悶氣,就跟小孩一樣,回到動物的本能。而這些,必須回溯到鮑爾比在一九七九年的文章中提到的一個觀念:「人類從搖籃到墳墓,都會有依戀行為。」

換句話說,依戀理論的內容、對嬰幼兒行為累積的長期觀察,事實上可以為我們在研究「戀愛中的人為什麼總是做些很喜憨的事?」時,指出一條脈絡。後續的研究者更指出,在童年時充分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和包容的人,在成年後的戀愛關係之中,比較具有安全感。

 

 

依戀的風格,延續一輩子

好啦,由此看來,小時候與他人培養親密關係的過程,對成年後的戀愛方式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研究者經過調查和歸納分析之後,把依戀的風格再分成三種:「安全型」(Secure)、「避免型」(Avoidant),以及「焦慮的/兩難型」(Anxious/Ambivalent)。

基本上,一個人的感情觀,最大也最初的影響就是來自家庭,第一個「典範」就是父母的感情。爸媽感情好,小孩就有相當高的機率是「安全型」的人,個性開朗,也很容易跟別人交朋友。爸媽感情不好,小孩對感情比較不信任,就容易形成「避免」或「焦慮/兩難」的狀態,生出一些「人世間沒有感情這回事」、「大家都是互相欺騙」的偏激思想。就像從前有些同學失戀時會跑到研究室來哭訴:「老師!全天下男人沒一個是好東西!」真是躺著也中槍啊……。

 

 

摘自 孫中興《學著,好好愛》/三采出版

Photo:Katsuhito Nojiri,CC Licensed.

數位編輯整理:吳羽茜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