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內向孩子——請為他們打造充電區!

父母只要能把自己「放慢」,仔細享受內向孩子的貼心陪伴,就能不自覺地說出讚美之詞。請讓內向的孩子有「充分時間」完成思考和任何創作,建立對自己的自信心!

根據統計,世界上外向者與內向者的比例大約是3比1。這個比例比想像中的差距小很多,讓人不禁懷疑這一大群內向者在哪裡,怎麼感受不到身旁有這麼多人具有「內向特質」?或許這是原因也是答案:我們忙著「改造」內向者,塞給他們「內向者求生術」,內向者可能也急於嘗試成為一位能言善道、擅於社交的人,以便在這個充滿競爭、必須爭取其他人注意力的社會生存。

 

當然另一個可能,就是內向者把自己成功地隱藏起來了。我的孩子就是標準的「內向者」——不希望獲得他人的關注,希望所有人能忽略她的存在,這時候的她才能最自在的做自己,甚至發出耀眼的光芒。

 

身為內向小孩的媽媽,首要挑戰的就是自己對「內向者」的刻板印象。雖然這個社會鼓勵競爭、喜歡主動積極的發言,在真實生活或數位世界裡必須力求表現,才有可能獲得他人注意容易成功⋯⋯,這些既定的成功途徑讓我不禁心生恐懼,唯恐自己的孩子吃悶虧被人佔便宜,難道真的不需要告訴他們一點技巧、方法嗎?

 

不妨把外向或內向的個性氣質,單純當作眼球顏色、捲髮直髮等等的遺傳表象。科學已經證實內向者的大腦生理構造與神經傳輸途徑都與外向者明顯不同,若我們整天忙著和內向孩子奮戰:要他們變得活潑吵鬧、主動發言、看人要叫、積極表現,必定掀起親子大戰,雙方都筋疲力竭,倒不如花點時間了解內向者的優勢,把家打造成「充電區」,才能引導內向者學會聆聽自己,發掘自己驚人的特質。

 

 

行為獨立但心理依賴,容易被忽略的隱性族群

 

家有內向孩子的好處是:他們通常獨立自主、擁有高情緒智商、甚至有對話藝術的天分,似乎也很能享受獨處時光⋯⋯然而這樣自律又規矩的孩子在現實生活裡的「下場」往往是被忽略的一群。在學校裡,老師忙著處理吵鬧外向孩子的需求和紛爭;在家裡或許其他手足的教養問題霸佔父母時間,總之行為良好也許能換來幾句帶有愧疚感的讚美,但獲得的關注卻逐漸變少。

 

恰恰與我們感受相反的是,內向者通常擁有比別人更敏銳的感知能力,擁有更豐富的內在世界,對於外界環境和互動的反應比一般人更多,內在情緒的起伏波動也特別不平靜,但因為內向者解讀資訊的時間較久,加上不喜被人注意的特質,等到他們心中的困惑成形了、情緒完整呈現出來了,卻已經離事情當下有段時間。

 

若我們從未引導孩子如何開口表達,或是孩子不認為我們能理解那些感受,那麼這些疑問和情緒就會默默地被放在心裡,形成另一種需求黑洞。這種黑洞必定會找尋一種方式表現,於是可能長大一點之後會變得更黏人、對人更不信任、不想嘗試任何改變、甚至開始無法控制情緒、無法融入同儕團體…...而此時我們才赫然發現,為何以前的乖孩子瞬間變成一顆拆了引信的地雷?

 

然而有更多時候內向者是不會爆發的,因為爆發也會引起別人注意,不擅言詞的他們更不願意花費力氣重新解釋這些「誤會」,與其承受更多疑問,不如一如往常的向內吸納。若做父母的不了解內向孩子,在家也採取錯誤的相處方式,那麼孩子無處釋放壓力,很有可能成為優先自我否定的一群。

 

 

「家」是充電區,支持他們欣賞自己

 

在鼓勵外向的氛圍下受教育、生活不是件容易的事,其他人往往「沒有時間」觀察孩子的優點,或是「沒有耐心」等待孩子慢慢琢磨的成果。坊間已有許多書籍研究證實內向者的優勢是社會進步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既然外部環境無法發掘孩子優點,那麼家庭教育無疑地是孩子唯一的機會。

 

充電區最大的任務,便是協助孩子找到欣賞自己的「證據」。依據孩子的個性、興趣,提供孩子素材和環境,讓孩子有「充分時間」完成思考和任何創作,累積每一次孩子在家中從容完成的「成功經驗」,建立孩子對自己的自信心。

 

內向孩子也很需要「正向的思考方法」。許多內向孩子對環境與他人情緒非常敏感,容易為小細節擔心不已,或者預期他人反應而備感壓力,雖然情緒不會發作,但已經成為孩子心理不小的負擔,父母若能引導孩子表達煩惱,適時地提供思考解決問題的方向,那麼孩子也會累積一次又一次「解決煩惱」的能力,未來更能面對外部環境的挑戰。

 

事實上,只要父母能把自己「放慢」,仔細享受內向孩子的貼心陪伴,就能不自覺地說出讚美之詞。而這些來自父母衷心地感謝與鼓勵,也是內向孩子很重要的精神糧食,讓他們充分理解自己對父母的重要與價值,也是強化心理素質、抵抗外在壓力時很有效的營養劑。

 

其實任何孩子都需要這樣的被對待,只是內向孩子還得和現有的價值觀奮戰額外辛苦。父母們也必須放下世俗的要求眼光,把時間、空間要回來,給孩子一個公平發展自我的機會,相信我們會驚訝於內向孩子的穩定、細心、謹慎特質,原來能幫我們找到另一個「美麗新世界」。

 

更多文章請見「羅怡君:孩子教我們的事

近期出版「被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點」(寶瓶)

 

Photo:Sukanto Debnath , CC Licensed.

執行編輯:許資旻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填問卷
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