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愛和溺愛,比不愛更傷人

父母不愛孩子嗎?愛呀!但是,孩子有沒有感受到父母的愛?父母給孩子的愛,有沒有條件呢?答案,孩子會用行為來回答父母。

展賦自學團的老師,今天早上親眼看見這樣的情況。

一早在公車站,一位媽媽臉很臭的走到旁邊坐下,他的幼稚園兒子慢慢地走過來,外套跟圍兜穿得歪七扭八的,拿著一把傘,另一手拿著咬一半的餐包,表情很委屈,講著雨傘怎樣。

媽媽在旁催促孩子快點吃早餐,兒子快不起來,媽媽一急之下,搶走兒子手上的餐包往他嘴裡塞,小孩的嘴就這麼小,塞住更沒辦法咬,媽媽見小孩都不咬,又動氣了,舉起手就賞了小孩一巴掌。小孩委屈的眼淚掉下來,媽媽似乎意識到麵包太乾,打開保溫瓶灌小孩水,要讓他把麵包吞下。

看到這一幕,我已經拿起手機要拍了,但媽媽隨後開始幫忙幫小孩整理服裝,一邊整理一邊唸著「來不及」什麼的,孩子擦擦眼淚,繼續咬著滿嘴的麵包。

看得出來母親是愛孩子的,但這樣不舒服、令人膽戰心驚的相處方式,真的只會耗損親子關係啊!

類似的場景,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四周。

父母不愛孩子嗎?愛呀!

但是,孩子有沒有感受到父母的愛?父母給孩子的愛,有沒有條件呢?

答案,孩子會用行為來回答父母。

 

如果孩子有感受到父母的愛,尤其是「無條件的愛」時,親子關係一定是「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如果孩子有感受到父母的愛,但是孩子認為這是「有條件的愛」時,孩子不是刻意往父母的條件努力打拼著,像飛蛾撲火般犧牲自我;就是哀聲嘆氣、自我放逐,反正怎麼樣也達不到父母的條件。

如果孩子沒有感受到父母的愛,父母一定很清楚,因為孩子會讓你覺得頭大、頭痛、頭毛在燒。父母像是個疲於奔命的消防隊,撲滅了東邊的火,西邊的火又燒起來了;才解決孩子打人的事件、孩子又去搶別人的玩具了。

如果孩子得不到父母的愛,並確定得不到了,那麼孩子會從其他人事物的身上,尋找他所追求的愛、關懷與歸屬感。

但如果孩子覺得父母是愛他的,卻又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孩子只能像是「討債集團」般的討愛,手段自然不會客氣的。而父母愈是打壓孩子的討愛手段,又讓孩子覺得父母不愛他,於是一哭二鬧三耍賴的橋段,就會頻頻在家庭劇場當中上演。

 

幸好,父母可以隨時決定改變,從錯愛孩子、變成寵愛孩子、而且又不會溺愛孩子,一舉三得的好康,怎麼能不讓自己學會呢?

我們談的「寵愛」,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包含大人自己,誰不希望被父母寵愛?被另一伴寵愛?被孩子寵愛呢?因此,我們要先為寵愛「正名」,寵愛是人類的必需品,就像水是人體的必需品一樣。

但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就像是「溺水」,當水從不適當的管道、進入了不適當的器官,就會造成人體的溺水、甚至死亡。寵愛也是如此,當愛以不適當的方式、進入了不適當的方向,就會造成孩子的「溺愛」,雖不至於死亡,但親子關係、孩子的情緒、人際與學習面向,都將面臨很多關卡和考驗。

寵愛,指的是在「自由與承擔責任、平等與互相尊重」的親子關係中,「無條件地愛孩子」。自由、承擔責任、平等、互相尊重,四件事情缺一不可。無條件的愛,則是無論孩子做了什麼事、犯了什麼錯、成就到哪裡,都不影響父母對孩子的認定、看法、眼光。

錯愛,往往呈現的是「不自由、不用承擔責任、不平等、沒有互相尊重」三不一沒有的狀態。如同展賦老師所看見的,孩子一下被媽媽要求著、催促著(不自由),一下媽媽又幫孩子整理孩子自己的服裝(不用承擔責任);賞了孩子一巴掌(不平等),又硬塞餐包硬灌水(沒有互相尊重)。如此的錯愛,比不愛更加傷害孩子的內心與性格發展。

溺愛,呈現的則是「自由、但不用承擔責任;平等、但沒有互相尊重」有二缺二的狀態。愈來愈多父母,希望走出自己童年被打罵的陰影,想要學習新的教養方式來對待孩子,但一不小心,就會落入了溺愛的陷阱當中。孩子擁有了無限的自由,只要孩子喜歡、沒什麼不可以、爸爸媽媽還會買給你;但發生了任何的狀況,不是父母承擔了責任,就是父母衝去當孩子的圍事,把責任撇得一乾二淨。

或是用「孩子就是會這樣呀!」「打人是正常的發展呀!」「要讓孩子長出自己的力量呀!」之類的話語,幫孩子為他的行為找藉口。孩子也將平等誤以為是「我說了算」的平等,或是大人應該要讓小孩的平等。

於是孩子指揮父母做東做西、要求父母唯命是從,不但爬到父母的頭上,還要父母被打不還手、被罵不還口。尊重二字,在這樣的孩子心中,是「單行道」,只有別人要尊重孩子,孩子從來沒有尊重別人的練習。

 

我知道父母很愛孩子,但請停止錯愛和溺愛吧!

讓我們的「寵愛」,成為孩子茁壯的養份、心靈的滋潤,讓孩子在寵愛中享有自由,同時為自己負責;讓孩子感受平等,同時學會與別人相互尊重!

 

 

Photo:Gordon, CC Licensed.

執行編輯:許資旻、王信惠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