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父母,你是那一種呢?

優幼父母,可以做到:溫和而堅定的態度、自然或合理的結果、自由且承擔責任、平等且互相尊重。

在《PET父母效能訓練》書中,作者湯瑪斯高登提到父母大致可以分為三類:「贏家」、「輸家」、以及「騎牆派」。

 

 

「贏家」類型的父母會使用威權的地位、權威的手段,要孩子乖乖聽父母的話、照父母的命令行事,打罵、威脅、恐嚇、處罰是「贏家」類型父母常用的親子互動方式。在綠豆四歲前,我自己就是屬於「贏家」類型的父母。但如果真是「贏家」,那我也不用改變、湯瑪斯高登也不用推動PET父母效能訓練啦!

 

因為事實上,表面上父母贏了每一次的親子互動,然而親子關係的裂痕卻在不知不覺中日漸擴大,孩子在心理上也和父母愈來愈有距離,並且等待自己長大的那一天到來,用叛逆反擊父母過往的權力。

 

 

「輸家」類型的父母以為自己給予孩子無限的空間、充份的自由,不限制孩子、甚至「管教」兩字對這類型的父母都是不必要的。我也認識不少「輸家」類型的父母,表面看似民主,但孩子卻會反過頭來打罵父母、責備父母、命令父母、要求父母。

 

因為父母覺得要聽孩子的話,所以孩子說了算,接著面對的就是孩子將霸王的地位延伸到人際與生活,有可能成為團體中的小霸王,也有可能在捷運上盪吊環、在火車上跳鋼管。父母寧願委屈自己、寧願讓自己在身心遍體麟傷,也希望維護孩子的權力,卻沒發現孩子與別人、與團體、與社會有愈來愈多的衝突與摩擦,然後負責、道歉的,仍然是「輸家」類型的父母。

 

我長期的觀察和作者一樣,人數最多的「騎牆派」類型的父母,這類型的父母外表看來都是彬彬有禮、氣質出眾,想要用愛的教育、嚮往民主式的教養方式,也會遍讀教養教育叢書、參加教養教育工作坊。有可能把孩子捧在手掌心呵護著、像傭人一樣服務著,但只要孩子踩到父母的「紅線」,彬彬有禮、氣質出眾的父母就會瞬間變臉,使用的打罵、威脅、恐嚇、處罰並不少於「贏家」類型的父母。

 

而相較於前兩個類型父母的親子關係,反而「騎牆派」類型的孩子,往往呈現最多的狀況、最嚴重的問題,而不是普遍大家認為的「贏家」類型的孩子

 

「騎牆派」類型的父母,除了忽而嚴厲、忽而慈愛之外,更常見的是依心情變動紅線,今天心情好,原本不可以的今天都可以;但明天心情不好,原本可以的明天都不可以。陰晴不定、難以捉摸,成了孩子心理最大的困惑,因此孩子要不是變的放空裝傻,就是要變成非常會察顏觀色,苗頭不對要立刻閃人。原本成長的能量與學習的注意力,都為了要放在觀察、改變、調整、警戒父母的狀態,而流失掉了。

 

這三種類型的父母所營造的親子關係,其實都是有上有下、有高有低的「縱向關係」,在華人世界當中,對於縱向關係習以為常了,無論是在學校、公司還是家庭,如同食物鏈般的縱向關係處處可見。然而縱向關係在現代社會已經被嚴重的挑戰著,原先享有威權地位的角色,也逐漸地必須或被迫釋出權力,因此若在家庭仍然維持上下高低的縱向關係,自然很容易受到孩子的挑戰。

 

無論是在學齡前用吃喝拉撒睡做為抗議、或是小學階段在情緒和人際上頻頻出狀況、或是到了青春期極度叛逆與反骨,都是孩子對於縱向關係的反撲。

 

 

因此從阿德勒心理學所暢議的價值平等、權責相符的「橫向關係」,就成為現在家庭的最佳解決方法了,也就是我們談的第四種「優幼」類型的父母。

 

所謂優幼,指的是孩子有著「優質的幼年經驗」,而家庭有著「共好的親子關係」。它的難處在於,身為父母的我們,可能從來沒有體會過何謂橫向關係,因此在實踐上就很容易卡關。

 

我建議可以先熟記這四句話:「溫和而堅定的態度、自然或合理的結果、自由且承擔責任、平等且互相尊重」。

 

因為親子彼此位於橫向關係,沒有誰高誰低、沒有誰一定要聽誰的,因此大量的減少了親子權力拉扯的狀況。

也因為父母的態度是溫和而堅定的,因此孩子很明確的知道家庭的界線和價值觀是什麼,同時即使自己犯錯也不會因此失去愛。

而孩子自己有大量作主和選擇的機會,並且在父母的陪伴下,面對自己行為的結果。

有了自由,同時也由自己承擔起自己該負的責任;角色平等,同時也經由溝通、討論、家庭會議達到彼此尊重。

 

如果是五年前的我,看到這一段文字,我大概會想:「這怎麼有可能辦得到?」

但我必須說,這五年我們不但就是這麼做,而且我所寫下來的,就是我們現在和兩個孩子-兩個都是男孩子-的實際互動狀況。

 

不止我們,也有很多選擇成為「優幼」類型的父母,與孩子的關係猶如脫胎換骨一般。因此建議大家可以思考一下,過去的我們可能沒有覺察自己是屬於哪一種類型的父母、然後教養出的孩子會遭遇哪些狀況。現在我們知道了,有四種父母類型可以選擇時,我們會選擇哪一種呢?

 

Photo:Liam Quinn , CC Licensed.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