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日作家蔡慶玉:台灣需要的,不是百分之百的大學錄取率和一群找不到工作的學士,日本職人培育,從青少年開始

日本貼心的職人服務精神,根源從小的教育,唯有真心喜歡自己的工作,才能精益求精,並從中驗證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日本貼心的職人服務精神,根源從小的教育,唯有真心喜歡自己的工作,才能精益求精,並從中驗證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聽說在東京迪士尼樂園,假如你問打掃環境的人員,你在掃什麼?他們會微笑回答說:「我在掃天上掉下來的星星。」迪士尼的清潔目標是要把樂園整理乾淨到「就算小朋友有一顆爆米花不小心掉下去,也可以沒有顧慮的馬上撿起來吃」。迪士尼樂園令人流連忘返,一再造訪的魅力,也許不是雲霄飛車等硬體遊樂器材,而是整個樂園洋溢的歡樂氣氛,這歸功於追求完美專業精神的員工們,雖然他們多半都是打工的非正式職員。

不只在迪士尼,到日本各處都可見識到精緻的職人功夫:爽口濃郁又不膩的甜點蛋糕、鬆軟有嚼勁的麵包、講究食材的日本料理、百吃不厭的拉麵、令人愛不釋手的小東西……。日系雜誌裡有品味的穿著及髮型、卡通動漫的魅力,都深深打動了我們。然而,這些優秀的廚師、美髮設計師、插畫家並沒有大學學歷。簡言之,這群專門學校或短大畢業的達人們,是讓我們喜歡日本的理由,但他們幾乎都是早早就投身職場,站在第一線,直接面對消費者,支撐起日本經濟體系的消費基礎。

 

培養對各行各業的尊重,才能不卑不亢

日本初中生幾乎都有「職場體驗」,學生在七年級的暑假,就各自選擇到有興趣的地方,像是麵包店、百貨公司、動物醫院、牙醫診所、花店、書店等工作體驗幾天。職場體驗的目的,並不單是讓孩子知道工作的辛勞,最主要的是讓孩子們摸索自己的興趣,並實際驗證該工作適不適合自己。此外,提供一個契機,讓學生們去思考,「工作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麼?」「如何從自己的工作中,讓別人得到幸福?」日本親切貼心的服務精神,根源於從小在教育中,培養對各行各業的認知和尊重。因為真心喜歡自己的工作,才能做到不卑不亢,從中驗證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每次我在大學演講完後,總會有幾個學生跟我說,他們對做甜點烘焙很有興趣,想大學畢業後去日本念專門學校。我恭喜他們找到自己興趣,也鼓勵他們多學點日語。但是,在回家的路上,我總會為這些孩子感到惋惜。因為日本的專門學校是給國中畢業生念的,也就是所謂的「高職」,也就是說,台灣的孩子等到大學畢業來念,其實是和15、16歲的日本青少年一起上課呢!

 

讓孩子找到自己的起跑點更重要

對於自己未來的出路,不管成績好壞,多數孩子其實很迷惘。有位在北一女擔任數理資優班的導師告訴我,班上有個孩子可以推甄選念北醫醫科或是台大電機,但是父母雙方意見不合,孩子自己也不知道要將來要做什麼,因為她很會考試,決定去考指考,最後去念台大經濟系。兜了一大圈、折騰了這麼多人,不是這位優秀高三同學的錯,而是大人們自小傳遞給她的價值觀。老師語重心長的說,對於這些天賦優異的孩子,考上哪裡都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如何做出這影響一輩子的選擇。

以前大家喜歡說,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但是近來我認為,讓孩子早日確定自己的起跑點在哪裡,更是重要。慢慢跑總比跑錯跑道、重新再來一次要快吧!但願我們的孩子能自由勇敢的選擇自己所愛,愛自己所選。

相對於中華文化千年「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普世價值,日本重視的是職人的文化和精神,他們相信每種職業都是可以大放異彩的,職人必須精益求精,追求完美。這和歐洲思想似乎更相似,在德國,少數想繼續從事學術理論研究的學子,才會選擇深造,很多人在高中階段就開始思考就業問題,找尋自己的一技之長。

我深深覺得,台灣需要的,或許不是百分之百的大學錄取率和一群找不到工作的學士、碩士,而是扎實的技職教育。讓我們一起來努力吧!

 

 

 

推薦延伸好讀>>>《工作達人1:最逼真的現場大體驗》/ 未來出版

不是只有在大學畢業後,才要思考「工作」這件事;在孩子長大之前,就要引導他們及早做準備!

 


一本讓夢想與現實接軌的工具書、帶領孩子了解各行各業的最佳捷徑,幫助孩子想像未來、決定方向!

作者 鈴木典丈:「我認為不管是什麼工作,都會對其他人有所幫助……畫這套書的過程中讓我更加感受到,每個工作崗位上的人,是多麼用心、努力的把產品做好,而這些東西就出現在我們四周,這是多麼令人驚訝和讚歎的事啊!」
 

■歷時8年親身採訪製作,超震撼跨頁場景的職人百工圖像書

■最擬真的工作現場、最精細的工具介紹、最明瞭的工作步驟、最有趣的工作花絮,認識各行各業的最佳捷徑

■孩子們最有興趣的36項職業大解密:你知道他們每天都在做什麼嗎?Ex.高鐵列車駕駛員、壽司師傅、職業棒球選手、太空人、消防隊員、新聞記者、海生館飼育員、煙火師父

■工作達人大亂入!找找看,每個工作現場都有不同的工作達人穿梭其間

■扣合SDGs永續發展目標「良好工作與經濟成長」,了解工作、打造孩子夢想的未來
 

 

數位編輯:陳宣雯(230811)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