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日作家蔡慶玉》日本小朋友課後不去補習班嗎?日本媽媽不假思索的說:當然是要去運動!

在日本,兒童才藝班並不像台灣有琳瑯滿目的選擇,請教日本的前輩媽媽,小朋友課後可以學什麼?她們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足球!」看我沒什麼反應,就說:「那,棒球?」「啊,不然就游泳囉!」講來講去,都是運動,尤其是球類!

體育萬歲!

在日本,兒童才藝班並不像台灣有琳瑯滿目的選擇,請教日本的前輩媽媽,小朋友課後可以學什麼?她們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足球!」看我沒什麼反應,就說:「那,棒球?」「啊,不然就游泳囉!」講來講去,都是運動,尤其是球類!


 

為了幫我理解,於是,前輩媽媽就特別帶我去看日本小朋友打棒球。只見球場上,兩邊各站著九個雄赳赳的小球員,穿著白色的棒球衣,背後繡著號碼,腳上也是黑長襪、棒球鞋。縱橫球場20餘年的教練,嚴格的指導姿勢、角度、技巧、速度,每個動作毫不含糊。整個球場,包括板凳區、加油區,充滿緊張高亢的比賽氣氛。


在日本,秋高氣爽的9月,是運動會的季節。大會分紅白兩隊大對抗,為的是強調團隊奮戰精神,不局限於個人比賽成績。前三個月起,校方就開始鉅細靡遺的企劃,定期開會,分派各家長工作,學生則認真練習賽跑和接力賽。小學和國中在運動會的前一週,幾乎不上正課,都用來彩排運動會。

我每次參加運動會都歎為觀止,小小運動員有模有樣,從選手入場、宣誓、各項競賽、啦啦隊表演都是超水準表現。

運動會另一個目的是親子的互動和參與,壓軸是讓爸爸們上場拔河,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就怕拔輸時兒女失望純真的眼神,立即「秒殺」,一秒殺光,中年男子的自尊。

唯一有機會搏回孩子笑臉的,就是媽媽「親手」做的運動會便當。就我所知,買7-11的商品再裝入自家便當盒,鐵定會被抓包的!網路上流傳的那些可愛便當圖片,還真的都是各家媽媽手做!我當然只好輸人不輸陣,清晨太陽還沒出來就洗手作羹湯。

 


「部活動」是青春的見證

到了國中,每個人不分男女都要選擇一項社團球類運動,日語叫做「部活動」,像是網球、棒球、足球、籃球、排球、游泳、劍道、柔道。

每天早自習7點前和下課4點後,都要努力練習,因此日本運動表現傑出。參加比賽可不是只有校隊,或是被歸類為比較不會念書的孩子才做的事!對日本人來說,部活動是青春的見證,當年打什麼球,話夾子一打開就停不了,年輕時的英勇事蹟被加油添醋,說得有聲有色。

日本的體育課最近有新的規定:必修「武道」,也就是柔道、劍道、相撲。除了發揚傳統武術精神,從實際的技能上運動強身,訓練敏捷性。還有一項体力テスト(體力測驗),實施的歷史非常久遠。日本教育部規定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每年定期實施「體力測驗」,持續12年紀錄到高中三年級為止。體力測試有八大項:柔軟性、肌肉力、瞬發力、敏捷性、持久力、投擲力、跑步能力、跳躍能力。家長會接到報告,分析孩子體能上的強弱項,用孩子的語言給予具體的建議。

日本社會運動風氣盛行,其中一個關鍵是整體大環境有很完整的配套措施。甲子園讓具潛力的棒球隊員有嶄露頭角,躍上世界舞台的機會;表現傑出的高中運動選手,像是溜冰選手淺田真央,只需專心練習,沒有大學升學的後顧之憂,直接就以運動成績保送一流大學,並獲得全額獎學金。

在日本,有不少父母夢想自己的孩子能走運動這條路,將來可以成為職業運動員。相對的,很多台灣父母常抱怨孩子只打球不念書,很少會期望自己的孩子走運動這條路。因為在台灣,運動選手很辛苦,通常都是在缺乏資源下,孤軍奮鬥、披荊斬棘。

這幾年,我在教育現場深深體會到,日本人熱心投入運動的風氣並不只是為了孩子的職業選項,或是課後才藝,而是出於重要的教育理念。我曾經很好奇的問在學校地位舉足輕重、常常忙得全身痠痛的體育老師,為什麼日本教育會這麼重視體育呢?

他語重心長的告訴我,日本長久以來用「終身體育」(Lifelong Sports)的觀念,以培養身心健康和建立人際關係為體育的教學目標。沒有強壯的身體,怎麼在人生努力奮鬥呢?為了將來長遠的路,在學期間最重要的,就是把體力基礎打好,養成運動的習慣。

同時,透過球類運動,培養孩子的社會群體性,以純語言之外的方式,建立與他人溝通的管道;藉由比賽中,訓練策略思考、反應、布局能力,引導孩子們開朗正向的人生態度,勇敢承受得起輸贏挫敗。

我想,要孩子在人生路上走得快又穩,就讓他們從小實際用雙腿揮汗跑過吧!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