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教育成果追蹤:人文行動高中畢業生,比同齡更早思考未來

台灣第一批最前衛的實驗教育高中生,他們完成高中學業後,分別都去了哪裡?是否在就學就業的路上遭受阻礙?人文高中畢業生的去向,或許可供其他父母參考。

台灣第一批最前衛的實驗教育高中生,他們完成高中學業後,分別都去了哪裡?是否在就學就業的路上遭受阻礙?人文高中畢業生的去向,或許可供其他父母參考。

 

太多父母不敢讓孩子接受實驗教育,除了距離、費用,最重要的是不確定孩子如何接軌體制內的高中、大學,程度跟不跟得上?畢業後就業怎麼辦?


台灣有一批最前衛的「實驗教育白老鼠」,33位宜蘭人文無學籍行動高中第一屆及第二屆學生,已完成高中「學業」,各奔前程。人文行動高中放開傳統學科學習方式,強調活動及專案式學習,必修課是57天自行車環島及大型戲劇表演。


「無學籍」指的是拿不到一般的高中文憑,只有教育部給的「學習證明」,要進大學只能自己拚同等學歷證明。敢拿孩子「實驗」的,多半在小學及國中階段,敢在高中「實驗」,父母要練膽。


人文是台灣首見的實驗高中類型,畢業生的去向,大致可以供其他父母一窺終極實驗的結果。畢業生去向分布大致均勻,1/3就業、1/3繼續就讀大學、1/3進行個人進修,取向琳瑯滿目,在沒有想清楚未來要做什麼前,過半選擇先不要隨便找個大學去念。


行動高中至今只有兩屆畢業生,其中13人就讀大學,私立為多,念戲劇、多媒體、語文、珠寶等學系,也有到美國讀大學的;14人就業,進資訊業、服務業、傳產、創意公司,也有人跟著家裡經營自然農場;10人繼續個人進修,在台灣學咖啡、動漫,到美、澳、法修習該國語言等。


林怡伶的兒子張智翔是第一屆,從小學五年級就轉到宜蘭人文國中小,目前是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系二年級學生。

 


膽怯弱小的孩子,蛻變成有想法的陽光青年


問林怡伶經過近十年實驗教育,到底帶給孩子什麼?「他童年很長,青少年很短,」她表示,智翔小時候會被霸凌、沒有自信;國小國中時都還像「睡蛙」,在角落裡很安靜,「但感覺時間到了,有一天就突然長大,像蛹蛻變蝴蝶,」她相信原因是父母從小給的養分足夠。


在媽媽眼中,現在的智翔是個「看法較有深度,敢衝撞體制,看的、想的比起同儕要多」的陽光青年。下定決心要讀大學後,去補習班密集上四個月課,補強學科,北藝大招生同時看學測成績及作品,他的表現足以被錄取。進大學前兩個月,他就在網路上串連,辦了兩次大型新生活動,揪到上百位大一新生。剛進大學,由於人際溝通能力好,服務性、積極性、成熟度、抓重點的能力佳,智翔被選做班代。


黃鳳鑾的兒子林彥甫也是第一屆學生,原本討厭去補習班、討厭英文,到人文之後,找回學習英文的快樂。
林彥甫因為小學參與學校的澎湖活動擔任攝影,開啟對影像的興趣,後來還跟著同學拍校園紀錄片,高中畢業後先去當兵,目前在一家創意行銷公司工作,拍紀錄片。「他能明辨是非,價值觀穩定,個性自在,談起事情像個大人,有自己的想法,」黃鳳鑾觀察到兒子的變化。


不過,林彥甫沒有「高中學歷」,學科也普普,問林爸爸擔不擔心兒子的前途?林耀國回答:「生命自己會找出路。」看到兒子能思考、懂得表達自己、獨立自信,他認為比起學歷更重要。


人文無學籍行動高中是個大型實驗,學生的學科表現比起同齡孩子或許並不凸出,然而能夠各自開展興趣與能力,未來的路會怎麼樣還未可知,但肯定不會傻傻的隨波逐流。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