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台北市教育局長曾燦金:創造新方法,在既有體制做更多事

台北市的英語教育起步得很早,一般也都認為首善之都資源多、經費多,雙語教學做得好理所當然。但台北市更難能可貴的是,創造了擴大雙語師資的新方法,運用既有體制的資源做事。

台北市是首善之都,資源多、經費多,雙語教學理當做得有一定程度,做不好才不應該。其實,台北市更難能可貴的是,創造了擴大雙語師資的新方法,運用既有體制的資源做事。包括首創開辦雙語正式教師培育機制、首創聯合甄選教招考雙語教師及公費師資培育等。

台北市教育局長曾燦金分享最近的經驗:有一回出席一場感恩及頒獎典禮,遇到家長會長抓著他問:「我們學校可不可以申請雙語實驗課程學校?」從家長積極爭取學校推雙語,不難看出家長對孩子學英語的急切感。

 

起步早,三種模式推動英語教學

從很多指標來看,台北市的英語教育起步得很早,目前台北市的英語教學分為三種模式:

1. 小一開始上英文

從91學年度起開始推動小一生學英文,目前小一、小二每週2節英文,中、高年級每週3節,國中每週約4節。

2. 英語融入領域(學科)計畫

在英語課以外的部分領域課程如生活、綜合、藝文、健體等,以英語教學,每週增加約2節聽、說英語的機會。曾燦金表示,重視操作性、藝能性的學科以英文教學,寓教於樂、學生學習的壓力不致於太大。自105學年度實施以來,目前已有29所國小、9所國中,共38校,總共11823名學生參與。

3. 雙語實驗課程

雙語實驗課程是,自一年級開始,每週總授課時數1/3以英語授課,以偏向生活化、操作型的學科為主,且強調主題式跨領域課程設計。106學年度,東新和文昌國小2所學校首度實施雙語實驗課程,隔年增加為5所國小、1所國中。

 

曾燦金說:「從0到1的突破是最難的,最初試辦的2所學校,所有人張大眼睛看。」從這些學校都成為滿額學校來看,顯然都辦出特色,吸引學生回流。

108學年度共有13所學校開設雙語實驗課程(見表)。109學年度目前確定至少有23所學校,可能還會增加,110學年度預計有26所學校以上。

曾燦金表示,政策方向希望每個行政區至少一所雙語實驗課程學校,原則以規模適中、師資條件足夠、有意願且準備好的學校,優先列為評估名單。

北市今年7月針對學生、家長和老師,進行英語融入領域的問卷調查。有78%的學生自認為英文有進步,100%老師認為學生能夠主動開口說英文,96%的家長贊成持續推動雙語教學,顯示雙語教育獲得高度好評。

當16%學校改變,將帶來穿透性影響

從107學年度6所學校,到108學年度13所學校,呈倍數成長。從公共政策的角度來看,當16%以上的人或組織改變時,會有穿透性、產生關鍵性的革命。曾燦金說:「明年一定會持續增加,當學校數量達到16%規模時,就會產生『穿透性』(penetration)。」曾燦金認為,2年後、110學年度應該會是關鍵的時間點,屆時家長會反問:「為什麼我們學校沒有推雙語?」

對於開辦雙語課程,大多數家長和校長躍躍欲試。曾燦金建議,先從英語融入一、兩科開始試行,慢慢起步,最重要的是,學校的師資一定要準備好,不能單靠外師,還必須有中師的搭配。曾燦金說:「教育要翻轉,不是靠top down,而是bottom up,」老師具備專業、熱情和使命感,教育才可能翻轉。

 

北市首創自編雙語的教材

除了師資,教材也是很重要的關鍵。台北市依照新課綱的「學習內容」和「學習表現」,率先自編雙語教材,出版小一、小二的生活和健體的教材上冊,今年底前將出版下冊。預計111年完成小三至小六健體、藝文、自然3個領域的雙語教材。將來這些教材也會放到台北「酷課雲」平台,不是雙語實驗課程的學校也將能採用。

曾燦金指出,本土化、國際化、全球化的「三化」教育非常重要。本土化從個人生活周遭如社區著手,學校推本土課程就是希望孩子更了解在地特色;國際化和全球化是趨勢,趨勢是不能抵擋的,「大家要去思考:孩子未來學習的圖像是什麼?未來的競爭力是什麼?當你心裡有這些問號,就會去思考方法和資源要不要改變。」

曾燦金表示,新加坡實施雙語28年才成功,台灣應不致於那麼久,但何時會達到目標?「教育無目的論,當我們朝著生活化、國際化的方向,持續往前走,這中間的歷程也就是目的。」

 

多管齊下找適合的師資

推動雙語教育,師資是最重要的關鍵。對此,台北市多管齊下包括:幫老師增能、召聘老師、培養公費生等,找最適合的老師。

1. 幫老師增能:和美國加州費爾蒙特國際教育機構及LTTC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驗合作,增進各學科以英語教學的技巧和能力。106至107學年度有92位老師受訓,108學年度已再培訓50位。

2. 首創聯合甄選教招考雙語教師:108學年度公立國小教師聯合甄選新增「雙語科」,包括:自然科學、一般體育及視覺藝術三類,錄取雙語雙專長老師14名。

3. 首創開辦雙語正式教師培育機制:甄選通過者依學科領域專長,擔任國小代理教師一年,一年內通過各項考核包括公開授課6堂,將成為109學年度正式教師。報名19位,其中有9人來自私校。

4. 公費師資培育:和台師大及台北市立大學合作培養公費生,預約未來的教師。預計111學年度11人,112學年度34人。
曾燦金表示,就像北市當初推小一開始上英文,校長都問「師資在哪?」及早準備、加上多管齊下的師資晉用和增能管道,讓老師愈來愈強大、來源愈來愈多元。

現階段台北市推雙語實驗課程,以外籍教師協同教學的方式,每所開辦的學校至少有1個外師,未來希望以中師為主,如此較能永續經營。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47期未來Famiy雜誌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