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樹不像樹、畫錯了也不用丟掉,PP老師「不帶美術比賽、不幫忙準備考美術班」藝術本該天馬行空

在這間教室中, 大象可以在樹上睡覺、房子可以是ㄅㄆㄇ蓋成的, 只要想得到,全部都能畫。 負責人林柏儀對孩子的創作完全開放, 不必拘泥於老師示範。

創新、創意、自由創作、藝術欣賞是林柏儀上課的重點。孩子們稱呼他為PP老師,他要教孩子畫的是「不像樹的樹」、「不像鹿的鹿」。課堂上以經典童話為題、借藝術大師之筆,沒有標準畫法,強調繽紛色彩與無限創意。

這一晚,在台北市的中山公民會館的大教室中,PP老師才剛宣布上課,20多位同學就期待的圍過來,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在畫畫之前,PP老師先開始述說希臘神話中月神阿蒂蜜斯(Artemis)的故事:阿蒂蜜斯嚮往自由、喜歡狩獵,有一天,獵人阿克提安(Actaeon)在狩獵時,正好撞見阿蒂蜜斯在林地沐浴,又驚又氣的阿蒂蜜斯憤而將阿克提安變成一頭鹿、成為獵犬群的追逐目標……。


以這個故事為引子,PP老師帶出今晚的創作元素:月亮、森林、鹿與獵犬,開始示範,或用畫筆勾勒、或用刮板塗抹、或將顏料直接潑灑,邊畫還邊要求大家「等一下可不能跟我畫的一樣」。


聽到老師再度叮嚀這「老規矩」,同學們哀鴻遍野,大聲嚷嚷道不知要怎麼畫,PP老師趁機提醒大家,可以善用生活中的物品聯想創作,不必拘泥於他的示範。


林柏儀曾任華泰廣告創意總監,投入美學教育已14年,國中念美術班、高中讀美工科、大學主修視覺傳達,科班出身的他,對台灣傳統的美術教法非常熟悉:「素描就是畫靜物,國畫照著畫譜練,水彩呢,最討喜的題材莫過於廟會或是摘葡萄……。」這樣子的教法,讓「美」有了標準答案,畫得像成為最要緊的事。


林柏儀說,現在「畫得像」似乎已經不是件重要的事情了,創意與美感才是關鍵優勢。大環境變動快,教育方式卻沒有變,擔憂的林柏儀決定從己身做起,試著將「美術教育」的面向拉廣至「美學教育」。


很多孩子無法忍受不完美,只要畫出來的成果不如己意,就會把畫紙揉掉,在林柏儀的班上,這是不會發生的,因為他只給一人一張紙,並且不時向大家宣導要「愛惜紙張」。


要是同學下錯筆、畫了一條線,林柏儀便會要同學想一想,看有什麼物品既是長條狀、又能合理存在於此畫面中,也許可以改畫為一把劍,或一道閃電;如果畫紙被弄破了一個洞,林柏儀也會帶領同學去思考,如何將這個洞改成一個山洞,或雲霧之間的空隙等。


這是一種隨機創意的發想練習,可以協助學生懂得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走出「我畫不好」或「我畫錯了」的情緒,這對自我要求高、易有挫折感及情緒壓力的現代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

 

培養四大能力,掌握美感


「美沒有標準答案,美的呈現具有獨特性、每件作品都獨一無二,然而,美的感受卻是普世共通的,」林柏儀說,教「美」,其實很難,他從這十幾年的教育現場中,歸納出「觀察力、想像力、表達力、鑑賞力」,先培養孩子擁有這四大能力,就能掌握住美了。


觀察力:有次上課,林柏儀帶了一盆植物,要學生們仔細觀察,然後將盆栽收起來,請學生畫出這盆植物葉子,結果多數同學都畫了如同榕樹葉子般的「典型葉子」,林柏儀又好氣又好笑的說:「我明明帶的是萬年青!」

台灣的老師與父母常常疏忽了『陪同觀察』這一塊,導致孩子習慣走馬看花,常常忽略眼前的事物,非常可惜。」林柏儀除了在自己的課堂上會訓練學生觀察力之外,也建議家長們如法炮製、閒暇時跟孩子玩玩小遊戲,例如在家中找出各種黃色物品、從客廳找出四個圓形物品等,只要用點心,就能在生活中培養觀察力。


想像力:每次上課以講故事引發學習動機、作為課堂主軸,是林柏儀激發孩子想像力的祕訣,包括《小王子》、《小紅帽》、《桃樂絲》等經典,都是他的教學題材。林柏儀發現,長篇故事因為結構完整多元、人物形象鮮明,很能激發想像力,他常常引導同學去揣摩故事主角的心性,或是假設自己處在故事中會如何面對各式情境。


激發孩子的想像力,還有第二個招式,就是從生活中出發、善用聯想力,比方說,以月神阿蒂蜜斯為主題的課程,要畫一隻鹿,林柏儀畫了一隻「典型的鹿」之後,開始要同學試著聯想「小小兵能不能變身成為鹿?」、「高麗菜能不能變成鹿?」

 

學畫畫,也要懂得鑑賞畫作


表達力:作品完成後,課程可還沒有結束。林柏儀每次看同學的創作成品時,總是會問「你的想法是什麼?」、「這邊為什麼要這樣畫呢?」讓孩子試著整理自己心中的想法,進而轉化成語言,勇敢說出來。老師可以藉此了解學生到底學到了什麼、有沒有符合原先的教學目標,學生則可以學習表達、更有自信的說出所思所感。


鑑賞力:近年來,林柏儀啟動「藝術大師推廣計畫」,希望培養孩子的鑑賞力。他發現,有太多孩子學了畫畫好幾年,卻一個藝術大師也不認識,於是他開始在課堂上介紹大師經典,進而在寒暑假舉辦主題性營隊,針對藝術大師規劃活動與課程,包括畢卡索、梵谷、達文西、馬蒂斯、達利、安迪沃荷等,都成為營隊主題。營隊規模愈做愈大,以今年暑假來說,就有27梯次、近千人參與。


這十幾年來,他在收新學生前都會先跟家長溝通,聲明自己「不帶美術比賽、不幫忙準備考美術班」,他自在的依照自己的方法教學,希望能讓孩子們學會親近美、享受美,練習想像及創意,真正讓美走進他們的生活,一生受用不盡。

推薦好讀>> 以深入淺出的生動筆法,帶領孩子進入豐富的西方藝術世界!!

我的藝術欣賞書(新版)


一本專為孩子編撰的藝術欣賞書籍,精選三十多幅全球知名、深受人們喜愛的藝術品,包括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梵谷、畢卡索、馬諦斯等藝術大師的作品。

書中簡單介紹了藝術家的生活,以及他們如何創造出自己的作品,還有引人入勝的名畫欣賞,不但可以從小培養孩子的美感經驗,帶領孩子以輕鬆快樂的心情進入藝術世界,更可以幫助孩子了解藝術是什麼,以及人們為什麼認為藝術是重要的。



細讀這部書,則發現作者以深入淺出的生動筆法,將孩子們帶進豐富的西方藝術世界之中:從解答最基本的「何謂藝術」、「為何製作藝術」等問題,及介紹藝術家用來創作的材料、工具和方法等開始;然後從油畫的發明所產生的革命,順勢帶進「文藝復興」;緊接著展開西方藝術史中繁花似錦般的三十餘幅名作之賞析,幅幅皆是不可或缺的經典之作。

PP老師這樣教畫畫


1.示範技法:拆解結構、示範技巧。以畫樹木為例,先示範Y字型樹幹畫法,再從樹幹中分出樹枝、小樹枝、小小樹枝,讓同學明瞭最典型的畫法為何。


2.引導觀察:觀摩實物如盆栽、器物等,提示形體、色彩、姿態等觀察重點。


3.介紹媒材:介紹各種顏料色彩的特質,如紅色可以營造恐怖感、橘色與黃色很熱情、想表達陰沉感可用藍綠色等;水彩跟廣告顏料是最常見的素材,也會加入多元媒材如報紙拼貼、厚紙板做立體效果等。


4.強迫創新:輪到孩子畫時,明確要求「不能跟老師畫的一樣」,也不能畫的太傳統、太普通,要畫樹,就得畫「不像樹的樹」。


5.開創想像:善用生活中可見元素當想像力的起點,例如想畫一棵樹、一隻鹿,不論是123、ABC、ㄅㄆㄇ,或者寶特瓶、高麗菜、泡麵等,都能夠「變身」成為樹或是鹿。


6.認識經典:透過藝術大師經典作品的導覽,提示可學習之處,例如,以梵谷看想像力,以馬蒂斯看色彩力,以畢卡索看造形力。

 

數位編輯:黃晨宇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

★填問卷
抽課程